欢迎来到2025深圳国际医疗机器人产业及生态链展览会!
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信息
行业新闻

以微创数智化为刃 精准守护脊梁健康

时间:2025-7-24 15:35:5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

“人医生力军”系列报道之二

以微创数智化为刃 精准守护脊梁健康

——记岳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日前,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钟炯彪主任团队成功完成湘北地区首例3D外视显微镜下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术(ACDF),为一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成功完成减压重建操作。术后第二天,患者即佩戴颈围下床活动,活动自如。

机器人导航规划、毫米级精准操作、3D外视显微镜辅助……这不是未来医学的蓝图,而是岳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正在现实中日益完善的成熟技术。随着“机器人+微创+显微”技术的常态化应用,脊柱外科正加速从“能做复杂手术”,走向“做得更精准、更微创、更智慧”。

01

创新融合:

“微创手术矩阵”引领学科发展

岳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自2006年独立建科以来,始终坚持技术驱动与人才强科并重发展,是岳阳市医学会骨科专委会主委单位,岳阳市脊柱脊髓专委会主委单位,岳阳市骨科质控中心主任单位,岳阳市骨科护理专委会主委单位,以及岳阳市脊柱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w700d1q75cms.jpg

科室现开放床位53张,年门急诊量13000人次以上,年完成手术量1100余台次,其中微创手术占一半以上,手术台次及住院人次以每年10%不断递增,服务能力与区域影响力逐年上升。

“技术要创新,人才是关键。”脊柱外科主任钟炯彪作为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2017年赴美国UPMC研修归来后,推动科室与美国、德国多家医学中心建立长期交流机制,同时将国际前沿脊柱理念与本地临床实践融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区域领先方案。科室长期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先后派遣医护人员赴北医三院、301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湘雅医院等脊柱外科进修学习。目前,科室11人医师团队中,拥有硕士生导师3名、高级职称8名,形成“老中青”三代人才梯队。

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始终把“微创脊柱”与“数字脊柱”作为专科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推动力,率先在本地区探索形成成熟的“数字+组合微创”体系。其中,在数字脊柱方向,科室开展了脊柱机器人导航辅助手术、SLM-3D打印植入体设计,提升了手术规划和执行的精度;在微创内镜方向,完成了Isee小通道、Delta大通道、UBE双通道、通道下MIS-TLIF、镜下融合等多项术式;在显微视觉辅助方向,引入3D显微外视镜技术,优化术中视野与操作体验。多路径、多技术的融合实践,使学科建立起覆盖颈、胸、腰椎多个节段的手术矩阵,技术水平在全省各市州同类科室中走在前列。

02

精准微创:

“强强联合”让手术更加安全有效

50多岁的陈先生长年被腰腿疼困扰,走路不到五分钟就下肢胀痛。钟炯彪主任结合其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判断陈先生患上了腰椎滑脱症,建议手术干预。然而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让陈先生一度犹豫不决。

“我们为你量身定制了一套更精准、更微创的方案。”钟炯彪主任自信满满,很快消除了陈先生的担忧。

w700d1q75cms.jpg

手术团队采用机器人导航置钉+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镜下融合手术方案,这是一种将数字化导航技术与微创脊柱内镜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术式,最大限度兼顾精准性、安全性与创伤控制。

手术中,机器人导航系统可显著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准性,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别,降低了神经血管损伤风险。随后通过UBE系统建立观察与操作通道,术者实现清晰的术野暴露和灵活的操作空间。

整个手术过程创口小、操作快、风险低。术后第3天,陈先生便在护士协助下下床行走,原本持续多年的腰腿痛显著缓解。他高兴地说:“原本最怕动刀,没想到能恢复这么快。”

钟炯彪介绍,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骨科手术变得更加精准、安全、有效,再加上已成熟的骨科微创技术,“强强联合”将进一步减少患者手术创伤、缩短康复时间、保证手术疗效,使患者对手术更加安心和放心。

55岁的何阿姨因腰椎骨折,面临着一场艰难的手术。她的椎弓根直径小于3mm,而常规螺钉直径为6mm左右。这意味着,传统手术方式下,置钉难度极高,神经损伤风险巨大。

w700d1q75cms (2).jpg

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钟炯彪率脊柱外科团队选择了机器人导航辅助手术。术前,计算机精准导入患者数据,规划穿刺路线;术中,机器人精确配准,导丝按规划路线进入椎体,误差不足0.5mm;最终,四个不足1.5cm的小切口,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第二天何女士便能下床活动,恢复情况良好。5天后顺利出院。

03

齐头并进:

让更多患者享受精准医疗红利

脊柱外科的强与精,从来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早在2006年,脊柱外科就在湘北地区率先开展椎体成形术(PVP)与后凸成形术(PKP),打开了本地脊柱微创治疗的“第一道门”。2008年,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成功应用于椎间盘源性腰痛治疗,荣获岳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3年起,科室系统引进并推广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先后开展Isee侧路镜、Delta后路镜、UBE双通道内镜、DMSE双介质内镜、单通道软质内镜LUSE等手术,年内镜手术量超200台,为大量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提供更微创的解决方案。

2021年起,学科大力推进以机器人导航、SLM-3D技术、镜下融合、通道下OLIF、MIS-TLIF、镜下纤维环缝合术、镜下显微ACDF为代表的系列前沿技术,打造出覆盖颈、胸、腰全节段,多维路径的脊柱微创矩阵。

近年来,脊柱外科累计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卫健委课题5项、市级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多篇;作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硕士点已培养研究生5人;作为国家级住培基地,累计带教骨科住培学员20余人,并承担南华大学、湖南师大本科教学与见实习任务。

从显微镜到机器人,从开放手术到微创介入,岳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以技术创新为笔,书写着“守护脊柱健康”的岳阳答卷。“我们的目标很简单——用最安全微创的技术,解决最复杂的问题。”钟炯彪望着忙碌的病区说道。目前,科室已建立“3D打印+手术机器人+智能导航”的数字骨科体系,相关技术获省市基金与平台支持。作为岳阳市脊柱外科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科室将进一步在全市推广数字骨科与组合微创脊柱外科技术,让更多患者享受精准医疗的红利。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是一个个人学习交流的平台,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声明:该文章系转载,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不代表跟公司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深圳国际医疗机器人产业及生态链展览会国际医疗机器人技术研讨会将于12月10日-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同时将组织

国际医疗机器人技术研讨会,诚邀您的参与展参展咨询热线:陆军18930529086(微信同号)